當前位置:首頁>新聞動態
泰州演繹可降解“神奇”
作者:admin閱讀:6251
你可能正用著可降解的一次性快餐盒,還拎著一個可降解的塑料袋,但是,你見過可以降解的皮鞋鞋底,甚至可以降解的汽車輪胎嗎?這些可降解的產品又都是用什么做成的呢?近日,記者在泰興采訪時就親眼看到了這種神奇的“物質”。
在生產這些神奇“物質”的江蘇中科金龍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其研發中心一角落里,一個不起眼的玻璃器皿里盛放著一些淡黃色透明液體,一點兒也看不出特別之處。該中心副主任巴偉說,這個物質其實是一個中間體,原材料就是周圍發電廠、水泥廠、化肥廠排出的二氧化碳氣體,以及泰興市地下蘊藏的二氧化碳。在最近幾年世界各地頻頻出現的颶風、洪水,包括前幾年的印尼海嘯并引發巨大災難之后,二氧化碳已經成為令人頭痛的問題。不過,這個始終和“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牽扯在一起的“壞家伙”,在科研人員的眼里,卻是一種具有高附加值的新能源,如能合理利用,不僅具有重要的環保意義,而且能產生巨大的經
濟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近年來由于石油等傳統能源減少而引發的能源危機。巴偉告訴記者,我國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著手研究二氧化碳作為能源的使用和價值,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直到2003年,江蘇玉華金龍科技集團與中科院廣化所簽署了一份年產2000噸二氧化碳樹脂的工業化生產試驗協議,并共同成立了江蘇中科金龍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后,才把這個在實驗室里“捂”了近20年的項目逐步引入了市場。 在采訪這家公司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給記者拿來了幾個用二氧化碳樹脂為原料制成的泡沫塑料、鞋底、滑輪和一瓶膠水。這些看似普通的成型制品,使用起來和日常的同類產品并沒有什么區別,甚至在強度、阻燃性等方面還勝出一大截。但它最奇妙之處,是在其使用過被廢棄之后。因為,這些二氧化碳樹脂制品在廢棄后能夠被微生物如真菌、細菌、放射線菌分泌的酶分解,或是被氧化,最終被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被降解產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和二氧化碳一并被植物吸收,為植物的生長提供養分。經中國環境科學院檢測,廢棄之后的二氧化碳樹脂制品一個月便可降解33%,分解時間與植物纖維、稻草等天然產物接近,大大短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我們公司現在已經開始研究、生產由二氧化碳樹脂制成的輪胎了。目前市場上制作輪胎的原材料不是天然橡膠,就是合成橡膠。這兩種原料制成的輪胎在廢棄之后都極難分解,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但我們生產的是可降解輪胎,即便是最嚴苛的環保人士也一定能接受!”巴偉提到公司的新產品十分自豪,“當然,您也不必擔心輪胎在高速公路上跑著跑著就化掉,因為只有廢棄后丟到垃圾堆里才能夠發生降解。”巴偉說,我們會根據各種產品的使用條件和期限,采用不同的生產工藝來控制產品的降解條件和速度。據介紹,經過5年的反復試驗,今年6月,這家公司年產2萬噸的二氧化碳樹脂連續生產線已正式運行投產。那么這種材料除了能減少污染外,會給人們生活帶來多大利益呢?巴偉告訴記者,這種材料主要用于制造手提袋、垃圾袋、農用薄膜、大棚、輪胎等,除了輪胎市場價格會高出普通輪胎的20%左右,其他產品價格都會比較低。比如鞋底的成本就會降低約1/3。今后花現在一雙鞋子的錢,就可以買到三雙用二氧化碳樹脂做成的鞋子。倘若把這樣的效果放大到所有消費中,可以想象這項科研成果的市場價值是多么巨大。正是由于這個產品的環保性和高效能,目前已經吸引了來自日本、新加坡、印度、臺灣等國家和地區10多家企業來到泰州洽談合作,產品也已經預訂出去1萬多噸。
在生產這些神奇“物質”的江蘇中科金龍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其研發中心一角落里,一個不起眼的玻璃器皿里盛放著一些淡黃色透明液體,一點兒也看不出特別之處。該中心副主任巴偉說,這個物質其實是一個中間體,原材料就是周圍發電廠、水泥廠、化肥廠排出的二氧化碳氣體,以及泰興市地下蘊藏的二氧化碳。在最近幾年世界各地頻頻出現的颶風、洪水,包括前幾年的印尼海嘯并引發巨大災難之后,二氧化碳已經成為令人頭痛的問題。不過,這個始終和“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牽扯在一起的“壞家伙”,在科研人員的眼里,卻是一種具有高附加值的新能源,如能合理利用,不僅具有重要的環保意義,而且能產生巨大的經
濟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近年來由于石油等傳統能源減少而引發的能源危機。巴偉告訴記者,我國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著手研究二氧化碳作為能源的使用和價值,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直到2003年,江蘇玉華金龍科技集團與中科院廣化所簽署了一份年產2000噸二氧化碳樹脂的工業化生產試驗協議,并共同成立了江蘇中科金龍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后,才把這個在實驗室里“捂”了近20年的項目逐步引入了市場。 在采訪這家公司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給記者拿來了幾個用二氧化碳樹脂為原料制成的泡沫塑料、鞋底、滑輪和一瓶膠水。這些看似普通的成型制品,使用起來和日常的同類產品并沒有什么區別,甚至在強度、阻燃性等方面還勝出一大截。但它最奇妙之處,是在其使用過被廢棄之后。因為,這些二氧化碳樹脂制品在廢棄后能夠被微生物如真菌、細菌、放射線菌分泌的酶分解,或是被氧化,最終被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被降解產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和二氧化碳一并被植物吸收,為植物的生長提供養分。經中國環境科學院檢測,廢棄之后的二氧化碳樹脂制品一個月便可降解33%,分解時間與植物纖維、稻草等天然產物接近,大大短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我們公司現在已經開始研究、生產由二氧化碳樹脂制成的輪胎了。目前市場上制作輪胎的原材料不是天然橡膠,就是合成橡膠。這兩種原料制成的輪胎在廢棄之后都極難分解,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但我們生產的是可降解輪胎,即便是最嚴苛的環保人士也一定能接受!”巴偉提到公司的新產品十分自豪,“當然,您也不必擔心輪胎在高速公路上跑著跑著就化掉,因為只有廢棄后丟到垃圾堆里才能夠發生降解。”巴偉說,我們會根據各種產品的使用條件和期限,采用不同的生產工藝來控制產品的降解條件和速度。據介紹,經過5年的反復試驗,今年6月,這家公司年產2萬噸的二氧化碳樹脂連續生產線已正式運行投產。那么這種材料除了能減少污染外,會給人們生活帶來多大利益呢?巴偉告訴記者,這種材料主要用于制造手提袋、垃圾袋、農用薄膜、大棚、輪胎等,除了輪胎市場價格會高出普通輪胎的20%左右,其他產品價格都會比較低。比如鞋底的成本就會降低約1/3。今后花現在一雙鞋子的錢,就可以買到三雙用二氧化碳樹脂做成的鞋子。倘若把這樣的效果放大到所有消費中,可以想象這項科研成果的市場價值是多么巨大。正是由于這個產品的環保性和高效能,目前已經吸引了來自日本、新加坡、印度、臺灣等國家和地區10多家企業來到泰州洽談合作,產品也已經預訂出去1萬多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