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氣體圈子2月10日訊,日本的工業氣體供應商大陽日酸(TNSC)與金屬3D打印公司Sintavia宣布建立技術和商業伙伴關系兩家公司將開發和商業化氣流工藝,優化金屬3D打印。大陽日酸(TNSC)也將成為Sintavia的共同投資者。
北京首棟3D打印別墅建成 400平米別墅僅用45天完工
需要良好的氣體流量
金屬3D打印取決于3D打印機構建室內的佳氣體流量、混合物和化學成分。不良氣體流量或不正確的氣體混合物可能會導致不良的結構。所得到的組件可能缺乏合適的機械性能并具有高孔隙率。
大陽日酸(TNSC)與金屬3D打印機開發商Optomec有著合作關系,提供高純度的氣體和氣體混合物,用于優化構建室。大陽日酸(TNSC)全球業務發展總經理Tadaharu(Ted)Watanabe解釋說:“多年來,大陽日酸(TNSC)已經為工業焊接應用開發專有解決方案。我們很高興能夠在激動人心的3D打印領域應用我們多年的氣體質量控制和氣體流動經驗。”
Watanabe補充說:“通過與市場優良的激光金屬沉積工具供應商和金屬粉末供應商進行投資和合作,這一合作關系也是我們在增材制造市場總體戰略的延伸。”
與Sintavia的新交易
這種合作關系也是商業化的,這意味著大陽日酸(TNSC)和Sintavia之間開展的研發可能會作為未來Sintavia系統的一部分,或作為大陽日酸(TNSC)產品組合的一部分投放市場。去年,Sintavia擴大佛羅里達州新工廠設施,為霍尼韋爾(霍尼韋爾)工程公司提供需求的3D打印金屬航空零部件。
Sintavia首席執行官Brian R. Neff表示:“氣體流動動態是重要的,也是容易被忽視的一個因素。在大陽日酸(TNSC),我們正在與工業氣體流量優化的廠商合作。我們期待著共同開發和銷售氣體流量解決方案,這將有利于我們共同的客戶,并導致優越的建設。”
知名的制造行業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M&M)發布了一份關于3D打印氣體市場的研究報告。先不要奇怪,這里講的3D打印氣體并不是用氣體做原材料去3D打印什么東西,而指的是在金屬3D打印需要使用的惰性氣體。
眾所周知,在金屬3D打印技術中,主要使用的是金屬粉末顆粒作為原料。而金屬顆粒越細,越容易受到比如氧化等其它因素的影響。制造商為了避免金屬顆粒受到污染,創造一個穩定的3D打印環境,通常需要在打印時使用高品質的惰性氣體。其中氬氣是常用,它可以消除氧化以及眾多反應,也可以跟其他氣體混合。氮氣也具有類似的好處而且更加經濟。
根據M&M的這份研究包括顯示,該公司預計全球3D打印氣體市場將從2015年的2692萬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4512萬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0.88%。
毫無疑問,關于3D打印氣體市場的這些數字呈現出的快速增長與3D打印行業本身席卷全球的增長是一致的。顯然,隨著工業級3D打印零部件生產的增加,對于這些氣體及其混合物的需求也在相應增加。M&M的這項研究從2014年開始,預測了從2014年底直到2020年市場規模的變化,并考察了該行業的推動因素,比如進一步的產業化、技術的變化、創新和醫療行業的需求增加等。
盡管這是一個非常小的細分市場,可用的數據很少。但是根據“關鍵供應商”的收入數據,并且參考他們的產品,M&M終能夠估計出整個市場的規模。根據報告中數據,這些關鍵的供應商是:
·巴斯夫公司(德國)
·林德集團(德國)
·法國液化空氣集團(法國)
·普萊克斯公司(美國)
·空氣化工產品公司(美國)
·日本大陽日酸株式會社(日本)
“……我們將整個市場劃分成若干段和子段,然后通過對關鍵人物,比如CEO、副總裁、董事、管理人員等,進行廣泛采訪以進行初級研究并進行核實。”M&M的研究團隊在他們的報告中介紹說。“然后我們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得出對整個市場的準確統計數據。”
M&M認為,氬氣及其混合氣體預計仍將在整個市場占據主導地位。而其需求增長大的領域包括:衛生保健、消費產品、汽車、航空航天與軍工、教育與研究部門
M&M團隊預期,北美地區仍將占據大的市場份額,而歐洲對于氣體的使用將增長快。從另外一個方面說,3D打印氣體市場中份額大的產品形式以及將是瓶裝的方式。這是供應商常使用的一種方式,更安全、經濟,也便于配送。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打印技術可用于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信息系統,土木工程,和許多其他領域。常常在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或者用于一些產品的直接制造,意味著這項技術正在普及。通過3D打印機也可以打印出食物,是3D打印機未來的發展方向。
1月2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盧秉恒指出,增材制造工程科技有六項重點任務:高性能合金構件增材制造,復合材料與復合結構3D打印,微納3D打印,太空3D打印,4D打印和生物3D打印。他希望到2025年,3D打印能顯著影響制造業和各行各業的產品開發進程,到2035年我國能在3D打印領域實現領跑,在大型飛機、重型運載火箭、船舶領域實現工程化應用,在生物打印領域走向國際前沿。